沒得諾貝爾獎有什麼關係, 反正大部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都不喜歡.
 
你是我15年前開始學日文的理由 (雖然已經忘了99%) 也是我度過討人厭後青春期的精神支柱之一,
 
你的書是我當年在網路上和朋友溝通的橋樑, 而那些朋友我從不後悔認識他們...
 
村上伯, 請繼續加油, 寫出更多感動人心的作品吧!

ye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0 Wed 2007 12:37
  • 郊遊

我開始工作之後, 其實很少去回想在 Philadelphia 唸書的日子. 當時我的生活範圍大概只有圖書館, 教室, 和 gym. 除非必要, 不太參加台灣同學的聚會, 是一個孤僻的怪咖. 生活中只有唸書, 寫報告, 小組討論, 找教授問問題... 然後在剩下的時間去 gym 瘋狂運動. 每天早上眼睛一張開, 第一個跳進腦子裡的就是唸書的進度. 但是, 一個月總有一二個星期天的早上, 我會放自己半天假, 一個人跑去郊遊.
 
說是郊遊, 還不如說散歩. 我也並不是每個星期天都去, 取決於當時功課輕重和醒來吸到第一口空氣的感覺. 如果沒有下雨或正值融雪, 就是郊遊的好時機. 這種活動並不適合結伴, 一定要單獨去, 路線永遠是固定的: 先沿著 36th Street 往北走, 右轉 Spring Garden Street, 越過 Schuylkill River, 金黃色的建築物就在 boathouse row 和樹叢後面出現, 於是就到了郊遊的第一個目的地,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這個博物館是費城有名的觀光景點, 通常星期天下午一點之前不用買門票, 剛到時去看過幾次, 發現只有少數展覽品引起我的興趣, 而且我有一次還不得不和機車的導覽員用超爛的英文吵架, 所以除了上廁所, 我很少在郊遊的時候進館參觀. 不過這個在太陽照射下閃閃發光的地標是我愛上費城的其中一個理由: 坐在大門外的階梯上, 看夠了風景, 就一邊喝飲料(冬天是保溫壺裡的熱咖啡, 夏天是冰紅茶或礦泉水), 一邊吹風曬太陽, 腦袋空空什麼都不想, 整個人放鬆到好像靈魂可以出竅移動到另一個空間, 對於面對龐大課業壓力的我, 是一個可以短暫逃避現實的好地點.
 
從博物館向左走十分鐘路程, 就到了 Rodin Museum. 據說這是除了巴黎之外收集羅丹大師最多作品的地方. 比較起抽象看不出形狀的固體, 我更喜歡羅丹的雕刻, 除了材料多元化之外, 雕塑的人物臉部表情十分豐富. 不過在一個很多人臉的地方待太久, 就會產生錯覺, 好像那些雕像會在你沒有直視它的時候偷笑或移動. 這時候, 就知道該趕快離開建築物走到陽光下, 繼續郊遊的路線.
 
從 Rodin Museum 沿著 Benjinmin Franklin Parkway 到 City Hall, 我中間很少會停下來, 經過餐廳, 飯店, 商業大樓, LOVE Park 的噴水池... 通常這時候我已經亂晃超過二小時, 不是冬天臉被冷風吹得比被打巴掌還痛, 就是夏天熱到頭昏腦脹, 所以到達市中心附近的中國城就特別高興. 有時我會和朋友約吃中飯, 有時會去中國超市和麵包店, 再買一杯難喝到死卻別無選擇的港式波霸奶茶, 然後就心滿意足地坐地鐵回住處.
 
在近二年的留學生活, 這條路我走過相當多次, 尤其在考完試或 paper due 之後, 郊遊就成了我犒賞自己的方法 (我還真廉價). 每次郊遊的情況都大同小異. 但是有二次讓我記憶最深刻: 一次是帶在別州唸書遠道而來的朋友一起; 然後, 就是最後一次.
 
朋友放寒假時想到東岸玩, 就把我這裡當成中繼站. 往北可以坐 AmTrak 或 Grayhound 到紐約, 往南也可以順便去 Baltimore  或 DC, 十分方便. 決定帶他一起去郊遊因為那天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是展出 Van Gogh 的倒數第二天, 我無論如何必須要去; 而且清晨雪停, 氣溫適中又可以賞雪, 天氣配合得剛剛好. 我們踏著超過一呎厚的雪, 一邊搞笑聊天一邊前進, 做盡各種白痴的行為, 然後別人一側目就馬上開始講日文裝小日本人.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和其他人一起走郊遊路線並不像心裡想像的那麼令人厭煩, 而且非常慶幸有人在這種天氣陪在我身邊.
 
那是一位交情深厚, 也可以說是有革命感情的朋友, 大家的默契當然無須多說. 可是, 我們之間有很多的"歷史"和問題. 在送他到機場之後, 一個人坐地鐵回家, 路上回想起和他相識的經過和相處的種種, 心裡很清楚我們已經走到盡頭. 從此之後各自面對自己的責任, 在世界的兩端沒有交集的活著.
 
2001 年的9 月15日, 是我最後一次沿著同樣的路線, 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那天的天氣很好, 天空清澈得不可思議. 我走得很慢, 希望把所有的風景都印在腦子裡, 黑人區的房子, 遇到搶匪的牆腳, 河岸的船塢, museum 牆上的浮雕, 市區建築的天際線, 還有China town 骯髒卻親切的街道. 因為我當時知道, 再過半個月就必須搬到一個不熟悉也不喜歡的地方, 為自己追求理想的行為付出代價. 那時候, 我將不會有太多時間回憶在 Philly 的生活, 而且或許也沒有心情浪費在猜想日後還會不會回到這裡, 這個我短暫停留, 卻產生了鄉愁的地方.


(郊遊路線)



(當你親眼所見這種風景, 什麼煩惱都不記得了-Schuylkill River, boathouses, "THE" Museum)



(空中鳥瞰 Philadelphia Museu of Arts, 正前方BFP 延伸到費城市中心)



(秋天的 BFP)



(Museum 正前方)



(Rodin Museum-常常在想這位沉思者夜深人靜時會不會起來伸懶腰)



(Rodin Museum 正面-看起來蠻陰森寒酸的)



(這位老伯聽到我對他家的評語不太高興)



(Love Park)



(Philly 市中心夜景)


(City Hall)


Welcome to Philadelphia:
 

ye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在大約半年前在另一個地方寫了以下的靠妖文, 可是, 才半年的時間, 我好像有點想不起來我到底在難過什麼? 唉~~ 健忘或許是好事, 可是我也太誇張了吧!
 
這種對痛苦的驚人遺忘能力好像是在我高中時培養出來的. 怎麼培養的就不多談了. 然而在某方面來說, 對我的生活還真是有許多幫助. 被劈腿? 沒關係狂喝一頓之後還是一尾活龍; cheapo 老闆加薪4%? 罵十聲幹之後就開始想晚餐吃什麼; 遇到機車男? it's all right.  My new year resolution is to get as many dates as possible... 不知道是頭腦發育不健全, 還是聰明到自動啟動失憶裝置, 讓我自己可以高高興興地活下去. 不過之前是事情還記得但是其中的情緒大多都被抽掉了, 但這次是連事情都不記得, 說實在的我有一點緊張, 怎麼會搞成這樣??
 
 
莫名其妙的靠妖文如下: 還拿出三個捷克一個日本作家來陪襯我的"痛苦和失望"...我當時還真是不要臉!!


 
05/13/2006
以看似輕鬆的心情,去面對生命中的痛苦和失望

說痛苦或許是有點誇張,但是最近發生了一些不得不以裝成輕鬆的心情去面對的事. 說到這,就想起 Milan Kundera 和 Agota Kristof, 同樣的政治社會壓力,一樣的離鄉背景,Agota用冷酷自虐的筆調寫出看了讓我眼淚不斷的小說,好像是把自己的什麼寶貴的東西扭曲變形再忍住痛一刀刀切下來一樣. 而米老大卻用一貫輕盈的態度當成毒藥外面包著的糖衣.那 Ivan Klima 呢? 似乎是坦然接受邪惡的現實並努力地苦中做樂著.

但是,不管面對的態度是什麼,痛苦的來源依然存在.我不相信什麼輕鬆面對困境就比較容易解決的騙人鬼話,並不是臉上掛著微笑,心裡沉重的感覺就會消失,不在乎的表情,隱藏著一顆彈性疲乏的心.

不過和被政治迫害,花大半輩子流亡海外,結果終於回國之後,發現一切"像對不準的描圖紙,一點一點地錯開了"的世紀悲劇比起來,我的心不管是漏洞還是疲乏還是裂成二半,都像是廉價又可笑的悲劇一樣令人不屑一顧.

 
我除了健忘之外, 還會在頭腦中充塞一些無聊完全非重點的記憶. 小時候愛裝文藝少女, 尤其偏愛唸沒有圖字很小厚如磚頭鉛字印刷的書, 無論是姊姊的課本, 迎合市場的垃圾, 還是文學名著, 抓到就拿來啃. 可是因為年紀小理解力有限, 根本無法被作者的寫作動機和故事所感動, 反而記得一些零碎不重要的東西:
 
1. 在看完"愛在瘟疫蔓延時" 之後的數年 (小學五年級或六年級看的, 好像到大學之後才再看第二遍), 只記得女主角對茄子的痛恨, 認為這種紫色的蔬菜根本就是巫婆創造出來毒害人的鬼東西. 剛好我小時候也很討厭茄子, 但我家老爸兇殘無比," 你不如何如何我就揍死你" 是每天都會聽到的話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我有暴力傾向) 一邊吃痛恨的東西一邊忍住嘔吐的感覺就在我重殘的腦中, 和偉大的馬奎斯所創造出的世界名著連接了起來, 從此再也不想碰到這本書.
 
你以為我上大學, 再度仔細看了第二次之後, 馬奎斯的冤獄就會獲得平反嗎? Oh no no no~~~ 過了十幾年, 現在想到這本書, 第一個跳進我腦子的, 還. 是. 茄. 子.
 
2. 麥田捕手--不知為何我到高中才開始看這本描寫青少年的指標性著作. 因為我高中時酷愛練西洋劍成癮, 當年的窮學生才看第一章, 就對主角在在比賽前居然好膽把西洋劍校隊全隊的器材搞丟十分憤恨且不能諒解, 而且也很遺憾為什麼那個死小孩不是討人厭的建X中學西洋劍社的總務. 我還幻想如果他是我隊友, 要怎麼處罰他... 至於第一章之後的東西, 完. 全. 沒. 概. 念...
 
過了這麼多年, 重看了麥田捕手許多次, 現在想得起來的, 除了感嘆一大包西洋劍器材之外 (你知道那要多少錢嗎? 而且有很多台灣還買不到. 真是氣死人!!) 只有主角召妓的過程. 這樣, 有比較好嗎?
 
我想我也不用再舉其他的例子了. 到這裡不知如何結尾時, 本歐巴桑就只好用一個去年在internet 學到的符號, 來為發現我文藝少女夢徹底地破滅, 做一個最佳的註解.
 
囧rz

ye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看完Stephen King "勿忘我" 的第一篇故事, 躺在床上時心裡有很多感想, 坐到電腦前就都不見了. 只是感覺作者寫這本書很努力, 不同於以往編出華麗故事結構的那一種努力, 而是想要證明什麼地將自己的想法, 人生觀, 對時間消逝的感嘆, 童年的回憶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 一口氣濃縮到這個故事中.

不過故事相同, 感受或許因人而異, 而這篇不知為何在某一點抓住了我的心, 或許是對現況無能為力的感覺, 或許是人的感情隨時間無可奈何的變化, 讓我回想起過去的一些片段: 陌生或熟悉的笑臉, 在擊劍場上血液衝擊血管末梢的震動, KTV冷氣中混雜的煙味, 鉛筆在微積分考卷上摩擦的聲音...

這時候, 村上聽風的歌有一句話跳進我的腦袋裡: 

很久沒有感覺到夏天的香氣了。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女孩子肌膚的觸覺、潤絲精的檸檬香、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夏天的夢……。但是這些簡直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樣,一切的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yens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